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广州标尚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越秀区产品条形码申请如何办理?
广州条形码标签最常见的打印方式是用条码打印机打印,但有的时候也会用到激光打印机或是喷墨打印机来打印条码标签,下面仔细介绍一下怎样使用这几种打印方式。
1、使用条码打印机打印:条码打印机打印方式是一种传统的条码打印方式。条码打印机是一种专用设备,一般有热敏型和热转印型打印方式,使用专用的标签纸和碳带。条码打印机打印速度快,可打印特殊材料(PVC等),可外接切刀等进行功能扩展,但其价格昂贵,使用维护较复杂,适合于需大量制作标签的专业用户使用。目前常用的品牌有DATAMAX、ZEBRA、TEC等。
2、使用条码标签设计打印软件与激光打印机打印:应用普通的打印机配合专门的条码标签设计打印软件是制作条码标签的另一种方式。该方式可实现一机多用,且激光打印机精度高,图形表现能力强,主要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使用,同时对条码标签设计要求也比较高,但其打印速度较慢,且可打印材料较少。主要的条码打印软件有Labelmatrix,CODESOFT、BARONE、京成标签软件(JCDL)等。
根据上面的比较,两者各有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需大量打印标签的地方,特别是工厂需在短时间内大量打印以及需要特殊标签(如PVC材料、防水材料)、需要即用即打(如售票处等)的地方,应选择条码打印机。在标签打印量较少,且多为一次性打印的地方(如图书馆),应选择激光打印方式。在一些小型商场、小型工厂等地方,两种方式都可选择。也就是说,如果您经常大量打印标签,或对标签有特殊要求,且您的财力又允许,您应选择条码打印机;如您的标签打印量不很大,财力上又不想花费太多,您应选择激光打印机。利用软件和激光打印方式,不仅能满足您条码标签打印的需求,还能用它来制作名片、胸卡等。
现在这个社会可以不带钱,但不能没有扫码!!
笔者:扫码君,听说最近央行推出《广州条形码支付业务规范》,好像银行也要推广二维码target=_blank>二维码支付功能了。现在做什么都要刷二维码,二维码到底是什么?以后不刷二维码会不会饿死?
扫码君:有了《规范》,银行的小伙伴们就能组团跟微信支付宝抢地盘了。在央妈和两位马爸爸的共同推动下,说不定哪天就真得扫码领工资了。壹读君追溯到了二维码的八辈儿祖宗,来介绍一下哪儿哪儿都有二维码到底是什么鬼。
条形码跳楼摔成了二维码
二维码是条形码摔出来的吗?
给你们的脑洞点赞。
条形码是二维码的一维版,种类和标准非常多。在二维码出现之前,除了商品包装,邮政、医疗、图书管理和货物跟踪等很多领域也都用得着条形码。
商业领域第一条被扫描的条形码,出现在1974年美国俄亥俄州一家超市的箭牌口香糖上。我们熟知的益达和我们的爸爸们熟知的箭牌口香糖,都是箭牌公司的产品。
益达口香糖广告截图
这两位分别是壹读君的男神和女神
条形码有什么用?三次元的诸位不要方,壹读君深入浅出地讲大白话。
条形码能储存产品的代码、生产日期等,这样就不用人工输入这些信息,减少了工作量。在超市结账的时候,我们连收银员打行代码都嫌久,一定不想看到他们一行行地打字。
条形码怎么用?要用条形码表示数字或者字母,两步翻译就搞定:
第一,按照编码规则,把信息翻译成二进制的0和1,再加上一定的起止字符和校验字符。
第二,通过一套既定规则,用黑白条纹的宽窄或者数量把二进制编码表示出来。
然后,要储存的信息就成了这个样子:
Code128型条形码
(壹读君偷偷告诉你,用支付宝可以扫哦)
人类总是欲求不满。由于条形码宽度有限,容量小,只能储存代码、日期等简单信息,人们开始思考,更复杂的信息该怎么存?
其实,条形码扁一些也能扫,它的高度并不能储存信息,只是为了方便扫描。人的脑洞是无限的,既然条形码的宽度不能增加,那多存几排不就行了!
后来,人类的脑洞就化成了堆叠式二维码,它其实相当于多排的条形码。
PDF417(堆叠式二维码),内容为“yiduiread”
更常见的是另一类二维码——矩阵式二维码。
这类二维码不再按行来表示二进制信息,而是用点阵来表示。这些二进制信息既包括了正文信息,也包括了校正和编码格式信息。为了防止二维码出现大块的黑色或白色导致难以识别,还要把某种固定的图案经过一定的算法放进二维码里。它会改变二维码的样子,但是不会改变内容,所以叫做Mask。
QRCode(矩阵式二维码)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为什么有的二维码就算残缺也能被识别?这是因为二维码容量大,多余的空间可以用来存放纠错码。对于被遮挡或者损坏的内容,二维码能通过“Reed-solomon编码”进行相应程度的修正。容错率不同的二维码,能恢复的信息量也不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二维码的容量究竟有多大?
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二维码容量不一样。举个例子,我们常见的QRCode二维码,目前最多可以表示3KB的内容。这又是多大?如果用UTF-8字符编码(一种能表示汉字的常用编码),QRCode可以毫无压力地放下一首《长恨歌》,不加标点还能再加七首《静夜思》。
白居易《长恨歌》,鞠全山书法作品,书法屋网
不过,二维码的大容量只是相对的。大部分的二维码还是通过存放链接的方式指向某个网站,这就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所以,不随便扫可疑的二维码和不随便打开可疑的网站是一样的道理。
二维码家族的小伙伴,比你想象的可能要多得多
二维码的种类,手脚并用也数不过来。
目前已经出现了数十种二维码,应用比较广泛的种类有PDF417、汉信码、DataMatrix、MaxiCode、Code49、Code16K、CodeOne,还有上面提到的QRCode。其中,我国对汉信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壹堆的“yiduiread”
QRCode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维码,全称是QuickResponseCode,即快速响应码。它的特点是角落上有三个“回”字型的定位图案,就长这个硬广的样子:
关注趣哥,一个知道壹读君很多糗事的男子
由于能对汉字进行编码,QRCode目前已经被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广泛采用。
二维码市场同样成熟的韩国,普遍采用的二维码是欧美相对常见的DataMatrix。
二维码是小鲜肉?其实是八零后
近年才在中国兴起的二维码,相关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那还是一个用大哥大装(哔~)的时代。80年代末,国际上相继研制出了Code49、Code16K等早期二维码。
我们最常见的二维码QRCode,是日本丰田汽车旗下的Denso-Wave公司在1994年发明的,一开始是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
早在本世纪初,日本就率先推广了QRCode。2006年,日本社会对QRCode的熟悉程度就已经达到了中国现在的水平。
同年,中国移动尝试在中国推广二维码,效果却并不明显。
二维码的普及,不仅要靠运营商的推广,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当年,中国并没有普及智能手机,又不可能人人都买一个超市的扫码器。而当时的壹读君,还在用诺基亚砸核桃。
诺基亚1112,2006年10月上市
2000年,我国就颁布了QRCode二维码的中国国家标准。2009年底,铁道部开始在火车票上印刷防伪二维码。但是对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二维码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是从被称为“二维码营销元年”的2012年开始的。
2012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突破了5.38亿,手机也超越电脑开始成为中国人上网的第一终端。在这个背景下,拥有上亿用户的微信大力推广二维码识别功能,随后,QRCode就跟当时的《最炫民族风》一样,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公厕中的二维码
一言不合就扫码
微信推广二维码大获成功后,新浪、阿里为了抓住腾讯眼中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也相继推出了扫码功能。
在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互联网巨头们的推动下,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的二维码,以各种形式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餐厅排队取号、在商店支付早餐、在电脑登录微信、在商场支付买单、在景点扫票进门、在马桶水箱扫码防伪……
“i-city”,2012年威尼斯双年展俄罗斯馆
我们从技术进步获得便捷的另一个侧面,是它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似乎也在塑造我们。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趋于一体化,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损害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条形码防伪技术逐渐巧妙应用于商品,能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利。广州条形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在进行辨识的时候,是用条码阅读机扫描,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後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後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电脑的过程。商品的条码本身不具有防伪的能力,它只不过是商品的一种代码,是为了利用计算机对商品的有效管理而设计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使用条码技术,包括合理的选择条码的载体,合理的选择条码的印刷方法,合理的选择条码的印刷位置,就能起到防伪的作用。
1.)合理的选择条码的印刷方法。条码是由计算机来识读的,这就要求印品的质量很高,印品的质量越高,则所需的印刷设备和精度也就越高,同样地,设备的价格也就越高,制假者无力购买高精度的设备,这就对商品有了防伪作用,设备价格越高。其防伪效果越好。
2.)在包装上正确的设计和使用条码.以达到防伪的目的.隐形条码能达到既不破坏包装装潢整体效果,也不影响条码特性的目的,同样隐形条码隐形以后,一般制假者难以仿制,其防伪效果很好,并且在印刷时不存在套色问题。
A.光化学处理的隐形条码用光学的方法对普通的可视条码进行处理,这样处理以后人们的眼睛很难发现痕迹,用普通波长的光和非特定光都不能对其识读,这种隐形条码是完全隐形的,装潢效果也很好,还可以设计成双重的防伪包装。
B.覆盖式隐形条码这种隐形条码的原理是在条码印制以后,用特定的膜或涂层将其覆盖,这样处理以后的条码人眼很难识读。覆盖式隐形条码防伪效果良好,但其装潢效果不理想。
C.纸质隐形条码这种隐形条码隐形介质与纸张通过特殊光化学处理后融为一体,不能剥开,仅能供一次性使用,人眼不能识别,也不能用可见光照相、复印仿制,辨别时只能用发射出一定波长的扫描枪识读条码内的信息,同时这种扫描枪对通用的黑白条码也兼容。
D.隐形油墨印制的隐形条码这种条码可以分为无色功能油墨印刷条码和有色功能油墨印刷条码,对于前者一般是用荧光油墨,热致变色油墨,磷光油墨等特种油墨来印刷的条形码,这种隐形条码在印刷中必须用特定的光照,在条形码识别时必须用相应的敏感光源,这种条码原先是隐形的,而对有色功能油墨印刷的条码一般是用变色油墨来印刷的。采用隐形油墨印制的隐形条码其工艺和一般印刷一样。但其抗老化的问题有待解决。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早在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码。靶式的同心圆是由圆条和空绘成圆环形。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形码很相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Fe--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IAN。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至今仍称为EAN。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形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1982年使用。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形码符号密度比39码高出近30%。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码制种类不断增加,因而标准化问题显得很突出。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叉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需要。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形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接着特德·威廉斯(Ted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系统的码制。到目前为止,共有40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行业如图书、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已开始使用条形码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广州条形码与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使全世界对它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条纽带,一经与EDI系统相联,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上一篇:荔湾区条形码的数字代表什么?
下一篇:越秀区产品条形码的数字代表什么?
最新文章
- 海珠区K3条形码使用规范的重要性[ 2024-07-03 ]
- 白云区超市条码使用规范详解与实践[ 2024-07-03 ]
- 增城区电子条形码的多领域应用与优势[ 2024-07-03 ]
- 天河区一维条码查询技巧与注意事项[ 2024-07-02 ]
- 深入解析番禺区包裹条码的作用与价值[ 2024-07-02 ]
- 广州包裹条码优化物流管理与追溯[ 2024-07-02 ]